show('  刘仁轨进到了辽东城。

  见了李治。

  对于刘仁轨,李治当然是欢迎的。

  不过,更让他欢迎的,却是刘仁轨所带来的二百来户。

  其实说这些人都是松外诸蛮,事实上,原本也属于是中原人。

  在风俗上,除了岁首的判断标准不同,其他都一模一样。

  李治接下来便好好地款待了刘仁轨一番。

  与此同时……

  也安排了人下去给这两百来户人分配食物、分配房子。

  饮宴上,刘仁轨也是对自己这一路上所积攒的一些疑问,向李治请教。

  而李治自然也是知无不言。

  毕竟,只有让对方知道得更多,以后才好给自己拉来更多的人。

  现在的辽东,主要是以大唐的府兵为主。

  另外……

  工匠、商人的人数,也越来越多。

  但毫无例外,这些都算不上是辽国的百姓。

  因为这些人只是暂时停留在这里。

  以后,这辽国要想发展自己的人口,还需要从四周的势力那里汲取。

  当然!

  李二肯定也是有考虑过要不要直接移民几万户过去的。

  只是……

  这也要大唐的百姓愿意才行。

  而怎样才能让他们愿意,这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契机。

  比如说……

  要是哪家那户遇到自然灾害,活不下去了。

  那把这些人都移民到辽东,就算是一开始他们是不愿意的,可为了活路,他们也只能是乖乖地跟着去。

  不过这种事,显然不能让州县的官员去做。

  一旦让州县的官员去做,他们肯定能通过这项政策,往自己的口袋里捞取利益。

  毕竟现在已经是贞观二十二年了,大多数当官的人的心思已经不那么单纯了。

  【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,换源!真特么好用,开车、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,这里可以下载】

  ***不能说很严重,可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。

  要是让州县的官员去做,他们分分钟能逼得全县的穷人都移民,然后自己再把这些穷人的土地全部收归自己的手中。

  有时候……

  上面的政策是好的,只是下面执行出了问题,那再好的政策也没用。

  洛阳。

  当刘仁轨正跟李治谈着话,请教着的时候,李重跟李二这边,也正在考虑,要不要临时设置一个新的职位,名字就叫做劝徙使。

  而李二也是问李重道:「那你如何才能保证,这些劝徙使就不会因为自己想要功劳,而像州县的官员一样?」

  李重也觉得,这是个问题。

  所以……

  像是劝徙使这种人,必须要选择那种真的心怀苍生的,但是,李重又没有读心术,他哪知道谁是真正的心怀苍生。

  李重:「要不,让国子监的学生去做?」

  在李重看来,至少这些人的心思可能要单纯些。…

  当然!

  这也不是完全绝对的。

  又或者是……

  再来一场面试。

  要想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心怀苍生,也只有从聊天当中,才能看得出来。

  李二觉得反正是李重提出来的,那就让李重全权负责。

  两人刚刚聊完。

  刚出了偏殿。

  然后……

  正如李重所预料的那样,很快,

  房玄龄病重的消息就传来。

  当听到这个消息,两人都不禁一时无言。

  随后……

  李二便让人准备好御驾,他要到房玄龄的家里一趟。

  与此同时……

  还让人去通知孙思邈,把孙思邈也给带上。

  房玄龄在洛阳的府邸。

  房玄龄此时正躺在一张席子上,身上简单地盖着被子。

  七十岁。

  而且长年累月的工作,这的确是很容易就把人的身体给掏空。

  然而……

  要是对方真的死了,那可是大唐的损失。

  「梁国公,你没事吧。」

  「陛下。」

  只见房玄龄继续道:「臣恐怕不能再继续陪着陛下了。」

  「朕不允许你这样说。朕已经让孙思邈来了,他一定能治好你的病。」

  房玄龄继续道:「所幸今天下无事。」

  然后接下来便是一顿回忆。

  李重也在场。

  只能说……

  房玄龄这腿脚都浮肿了,确实问题有点大。

  孙思邈来检查了一番,也摇了摇头。

  现在只能是用药物让房玄龄别死得那么快,可接下来……应该要死还是会死。

  而且……

  即便是死不掉,这也不可能再回朝堂之上了。

  要是路上再有个什么万一,摔了一跤什么的。

  李重听完了孙思邈的话,也懂了。

  终究……

  大唐一代贤相还是要下线了。

  可惜!

  只希望李二不要太悲伤,把自己也给搞病了。

  为了嘉奖房玄龄这些年来的功劳,李二还是给房玄龄的儿子升了官。

  只不过……

  史书上是大儿子、二儿子都升官。

  而这一次,却只有大儿子。

  毕竟……

  房玄龄现在的二儿子房遗爱都没有娶高阳公主,那不是自己的女婿,而且如今又在其他地方当着官,那肯定就不需要了。

  李二跟房玄龄说完,到了李重。

  李重握着房玄龄的手,其实有李二在,两人都不太好说话,很多话都只能在心里憋着,而李重,只说了一句话,「一路走好!」

  这句话也是差点把病重的房玄龄给气得病好过来。

  有你这么跟人告别的么?

  不过有李重这一句话也就够了。

  其他的话说得再多,反倒是多余了。

  回去的路上,李二也是问李重,「朕什么时候会死?」

  李重便道:「你现在身上有哪里不舒服?」

  李二便道:「没有。」

  李重:「那你应该就不会那么快死。只要你不服食丹药,不纵欲,比如说纵酒、贪图美色,那比史书上多活几年肯定是没问题的。」

  其实还有一点,就是他没有去亲征高句丽。

  李二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,跟亲征高句丽也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  毕竟……

  一出征就差不多是一年,而且身上的披风一年都不换,这不得臭了?

  这就是李重为什么不愿意去打仗的原因。

  最后想了想,李重又道:「对了!还有别吃不洁净的东西,以防止感染痢疾。尤其是,不能吃鱼生!」

  洛阳这边毕竟水系比长安还要更加地发达,吃鱼应该还挺多的。

  「任何吃进去的东西,都要先煮熟了。」

  李二发现

  ,那自己活着也太没有意思了。

  这不能做,那也不能做。

  摆烂

  

')